保障日常饮水安全,NSF P535认证产品为可靠之选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在此双重压力下,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独立的全球服务机构,80年来,NSF制定公共卫生标准,并为食品、营养、水、生命科学和消费品行业提供世界级的测试、检验、认证、咨询和数字解决方案。NSF标志性的蓝色认证标识,已成为安全、质量和诚信的象征。聚焦那些隐藏在饮用水中的“威胁”,让我们共同探讨NSF P535认证方案在保障中国家庭饮水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PFAS: 隐藏在饮用水中的”永久性”威胁
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对于环境与健康的影响,已然是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PFAS是一系列合成化学品的总称,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工业和消费品中,其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PFAS家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化学品。
PFAS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因在于其高温下具有稳定、耐油、耐水和低化学反应等优点。因其分解慢的特质,它们又被称为永久化学物质,因此在我们周围的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食物乃至家庭或办公场所使用的材料,都可能存在PFAS。饮用水是日常生活必需,若受PFAS污染,会直接威胁身体健康。
目前减少饮用水中PFAS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技术是利用颗粒活性炭、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膜。早在2016年,针对美国环保署设定的PFOA与PFOS综合浓度健康建议限值,NSF制定了认证方案,为如何评估饮用水中这些化合物降低到健康建议限值提供了科学的测试方法。2017年,NSF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更新了相关的NSF/ANSI标准,将旧有的认证方案与PFOA及PFOS减少声明纳入相关标准之中。美国环保署的官方网站还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如何选择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建议,包括查看产品认证信息,以确认产品是否取得了NSF相关标准的认证证书等。
微囊藻毒素-LR:水环境中的另一个“隐形敌人“
微囊藻毒素-LR是蓝藻自然产生的毒素。蓝藻常见于湖泊、池塘、水库之中。当水温升高,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蓝藻生存时,就极易爆发蓝藻水华。频繁发生的蓝藻水华也是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微囊藻毒素-LR是微囊藻毒素的一种,毒性较高,通过饮用未经处理的饮用水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1996 年 ,巴西东北部卡鲁阿鲁的一家血液透析室的 126 名病人在使用了蓝藻大量繁殖的湖水后,出现了急性神经中毒和亚急性肝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其中60 名患者死亡。此外,目前的动物实验证明,口服微囊藻毒素-LR会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且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发现了癌症的发生。微囊藻毒素-LR本身不会致癌,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
NSF P535认证方案:保障家庭用水安全的新标杆
为了应对饮用水安全的挑战,NSF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和过滤部件认证需求推出了NSF P535认证方案。这一方案全面涵盖了对中国家庭终端饮用水处理系统的材料安全和性能的基本要求,包括典型PFAS物质如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微囊藻毒素-LR、双酚A、铅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NSF P535认证方案的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纯净水处理器(反渗透与纳滤过滤系统)、一般水质处理器(超滤、活性炭过滤、陶瓷过滤、滤水壶等)以及其他水过滤系统(前置过滤器与软水器)等多种类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这意味市面上常见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只要通过了NSF P535认证,可有效去除PFAS及微囊藻毒素-LR 等污染物,满足健康安全用水的需求。
2024年,包括美的集团旗下的MRC2088-1000G、MRC2888-1000G型双出水净水机,飞利浦旗下AUT8011R26/93型加热净水器,安吉尔餐厨反渗透净水器R12、R24系列整机及滤芯,霍尼韦尔净水等产品都已成功获得NSF P535认证,满足标准中的各项相要求。
作为全球涉水行业领先的检测与认证机构,NSF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其权威性和严谨性备受全球认可。NSF P535的测试和认证工作通过NSF的合作实验室——中国家电院实验室进行,能够帮助客户节省在时间和费用方面的成本。NSF P535的测试方法参考了中国相关法规标准及NSF净水设备相关标准,可以帮助制造商证明其产品质量和性能,进一步体现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选择一款符合严格标准认证的饮用水处理产品成为保障饮水安全的明智之举。这不仅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
NSF涉水认证官方公众号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