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新品,看松下在中国的雄心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于璇,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这场为期6天的盛会,不仅展示规模和展商数量均超过往届,更汇聚了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
作为连续参展6年的“老朋友”,松下在进博会的第二天上午作为首位出场企业以“全球首发战略成果打造理想社会”为题,拉开进博新品发布平台启动的序幕。在发布环节上,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集团CEO楠见雄规和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两位高层齐齐到场演讲,更足以说明松下对于进博会、对于中国市场的超高重视,以及松下布局中国市场的雄心。
战略雄心:To B、To C双线推进
本届进博会上,松下再次以1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亮相进博会5.1H消费品展区。从现场展示来看,松下进博会展位分为环境和生活空间两大展区,正好对应着目前松下在B端和C端的主要业务领域。展品既包括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座舱、多功能自动驾驶电动车、纤维生态材料kinari、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众多B端新品,也涵盖了云境系列吸油烟机、燃气灶、冰箱、微蒸烤一体机等供应C端的全球首发家电产品。
正如楠见雄规所言,松下集团始终遵循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的实现“物质与精神皆充裕的理想社会”这一集团使命,从战略层面聚焦两方面持续发力,一是为解决地球环境问题做贡献,二是让每位消费者都能拥有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即环境与生活两大事业方向。
以家电为中国人民熟知的松下,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在中国B端和C端双线市场突进。这是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响应,也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松下一直在积极践行“绿智造 创未来”和“关护无界 身心如悦”两个事业口号,将中国作为松下集团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松下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雄心,可以从其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和投资计划一窥究竟。目前松下在中国的三大业务领域主要是健康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制造。在健康智能住空间业务上,开发生产智能厨电的松下厨电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6月正式竣工,并于今年2月开始量产;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上,生产车载锂电池的丰田合资公司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的三期工厂将于今年12月开始量产;在智能制造业务上,生产开发电子元器件、贴片机的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期工厂将于今年11月奠基,预计于2025年1月竣工,投资金额达到2.4亿元。据介绍,综合近三年及今后的计划,松下持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新设17个基地。
本间哲朗表示,松下集团拥有在广泛的社会领域解决环境问题等社会课题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开发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加分贡献的产品技术。
绿色雄心: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
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松下更充分向外界展示了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绿色雄心。松下的进博会首发新品绝大多数都与“绿色”相关。
以低碳智能出行为例,松下首次展出了智能座舱。该展品结合了松下丰富的汽车零部件技术和对生活空间的独特理解,打造智能、舒适的第二生活空间,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软硬件研发到最终成品生产,完全由中国本土团队自主一体化运营完成。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除了车载电池,松下能够提供35种车载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具有小型、轻量及耗电量小的特点。
聚焦循环经济概念,松下带来首次亮相中国的纤维生态材料kinari以及开始于中国的设备翻新业务。据介绍,kinari不使用原始材料,而是利用咖啡渣等植物废弃物为原料进行生产,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具有良好可回收性。设备翻新业务则是通过对便利店等原有的旧陈列柜等进行回收、修理,翻新成新品进行再利用,降低维护成本、能源成本等。这可以减少设备废弃量,降低新设备制造增加的碳排放,进而达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循环的效果。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松下首次在中国展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该产品还未引入中国市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称为“发电玻璃”,采用松下独有的材料技术和喷墨技术将玻璃与太阳能电池相结合,不仅实现了高达17.9%的发电效率,还可以与建材实现一体化,设计尺寸自由,可按照客户的需求定制。
在新能源应用领域,松下还展示了氢燃料电池、应用在风力发电场景的镍氢电池。据本间哲朗介绍,围绕氢能源电池在工厂内的应用,松下正在无锡工厂进行着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的实证实验,目前已经验证了冷热交换的可能性,将继续验证其经济性优势。在风力发电中,松下提供作为变桨系统备用电源的镍氢电池,可灵活对应高压化、实现高精度远程监控、小型轻量,能够为快速发展的中国海上风力发电做出贡献。
从本届进博会来看,已与中国同行45载的松下,将继续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解决中国社会课题贡献力量,为构建理想社会加分。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于璇,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