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能替代推进方案出台,推动房屋建筑和生活服务等领域电气化发展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12月2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了《四川省电能替代推进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明确目标:进一步健全电能替代工作机制,拓展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力争“十四五”期间电能替代累计电量达600亿千瓦时,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
《方案》从工业生产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农业生产领域、房屋建筑领域、生活服务领域、应用创新方面等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
其中,在房屋建筑领域,四川省将鼓励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建筑和办公楼、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公共建筑围绕减碳提效,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鼓励开展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设计试点示范,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在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工厂车间、办公楼、学校场所推广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等,实施集中供暖、供冷;在昼夜冷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场所,推广使用蓄热式电锅炉、蓄冷式空调。因地制宜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推行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
在生活服务领域,四川省将因地制宜推进炊事、家具家电等居民生活领域电气化。打造电能替代四川品牌,全面推广、应用电火锅、电烧烤。鼓励政企、事业单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全电智能厨房”示范项目,助力传统餐饮绿色转型。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重点推广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灶、电暖气、空调等多功能高效家用电器,降低农村散煤使用和秸秆使用比重。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使用电锅炉、发热电缆、电热膜等方式实施居民供暖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推广冷热联供技术,采用电气化方式取暖和制冷。
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交通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局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就已明确提出,持续提升重点领域的电气化水平。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