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联合清华大学“零碳源”空调技术夺冠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邓雅静,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4月30日,由落基山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中国制冷学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制冷剂创新大奖赛颁奖仪式(中国)”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其中,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针对印度典型城市的气象参数,提出“零碳源”空调技术方案,并设计和研制了气候自适应空调样机。该技术方案成功入围决赛并最终夺冠。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格力在低碳技术的实力更进一步。
“零碳源”空调技术对气候影响大幅降低
根据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的预测,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非经合组织国家空调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球家用空调的保有量将达到45亿台;到2100年,仅房间空调器增量将造成全球温度上升0.5℃以上。可以看出,空调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成为全球实现气候控制目标的最大威胁。
在此背景下,2018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使命创新联盟(Mission Innovation)、美国落基山研究所(RockyMountain Institute)联合印度政府共同发起了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以下简称大奖赛),旨在探索突破性创新制冷技术,将家用空调的碳排放降低至当前水平的1/5以下,并保证改技术的成本在年产10万台规模下不高于基准空调机型的两倍。需要注意的是,自大赛开始以来,共有96个国家的2100支团队报名参赛。2019年11月,经过技术委员会的评审,8支入围团队从139项技术申请中脱颖而出,各开发出两台样机并将其运送印度参加测试。
此次珠格力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针对印度典型城市的气象参数,提出的“零碳源”空调技术方案从全球如此多技术团队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冠军,印证了格力在空调低碳化技术领域走在行业前端。
据格力电器制冷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有林介绍,该技术方案通过利用自然冷源(空气、水),使得空调能够根据不同气象条件智能选择蒸气压缩制冷、蒸发冷却和通风三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运行,大幅降低空调负荷,为室内提供更为节能、舒适的空气调节方案;高效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能够实现制冷和除湿的高效运行与精准控制,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光伏直驱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降低了空调的电网用电,减轻用户的电费负担。
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组委会主席Iain Campbell也通过视频连线充分肯定了格力获奖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应用意义。他说:“此次大赛中,格力电器-清华大学联合团队共同研发的“零碳源”空调技术能够使得空调对气候的影响降低85.7%,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经济的制冷解决方案,令人鼓舞。”
发展低碳技术,格力成绩有目共睹
一直以来,格力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节能的制冷方案。这些先进制冷方案的背后则是格力强大的研发实力。据格力方面介绍,截至目前,格力已拥有31项“国际领先”技术。其中,有关节能的技术就高达29项。
从时间顺序来看,2011年,格力“1赫兹变频技术”大幅提升了用户使用舒适性,开创空调节能的“新纪元”。2013年12月,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经权威鉴定获评“国际领先”。同年,全球首台“不用电费”的光伏中央空调问世,开创了中央空调的“零能耗”时代。2017年9月27日,格力“基于大小容积切换压缩机技术的高效家用多联机”产品经权威鉴定为“国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成功解决了多联机低负荷输出频繁开停机以及低负荷输出能效差问题,显著改善了家用多联机的节能效果。2018年,“空调光储直流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再获“国际领先”鉴定,实现了新能源和空调的深度融合。
在空调节能技术的一次次突破创新为格力此次在国际制冷技术大赛中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此次获奖的格力‘零碳源’技术于2012年开始着手研发,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已成功服务于全球6000多个项目。未来,格力将继续以‘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来做技术研发,将更先进、更节能的制冷技术和世界分享。”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邓雅静,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