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泵:动荡之年,降本提质应对净水器市场变化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志刚,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中国家电产业,上游零配件领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产品创新的核心动力之一。在净水设备上,无论滤膜、三角阀,还是增压泵,都是一款好产品必不可少的要件。以反渗透净水器的“心脏”——增压泵为例,主流企业普遍认为,现阶段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关注整机产品的升级需求、解决消费端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在2020年做好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弹性调整产能和供应链,积极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前景虽好,但市场不确定风险增加
2019年,大多数净水器品牌负责人曾认为,2020年大概率是净水行业的进阶之年。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唐鹏总结各大企业在2019年的表现时称,一线品牌实力强劲,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具备大规模OEM生产能力的专业厂家,同样增长明显;公共饮水和商用净水品牌呈现增长趋势,其他中小品牌受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市场空间依然广阔。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预计将直接带动净水市场规模的增长。企业普遍认为,净水市场将迎来一波上升趋势。然而,4月底,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虽然中国境内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但全球制造业与用户需求依然低迷。即使净水行业前景向好,但不确定风险已然增大。对零配件企业而言,即将面临的市场会变得越发复杂。
邓元水处理器材(太仓)有限公司经理曾国航表示,近年来,净水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伴随而来的是上游配件厂家质量与服务参差不齐、恶性价格竞争,或是过于夸大的宣传。因此,除了行业标准外,各整机厂的产品标准也如雨后春笋般被制定出来,目的是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质量。同时,业内也出现了不少非理性或矫枉过正的需求,在这个成本极为重要的市场里,配套企业如何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方案与建议显得至关重要。
从主流渠道来看,反渗透净水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带动了核心配件增压泵规模的一路上行。可实际上,这些年“会销”、乡村渠道的销量都没有统计到数据中。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净水设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顾久传表示,如果将这些渠道统计进来,整体市场规模可能自2015年开始就已出现下滑,从这个角度来看,增压泵市场规模也有所下滑。他预计,2019年增压泵市场规模在5000万台以上,而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增压泵市场规模恐怕难以保持增长。
对于2020年的市场,常州柏繁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业中表示,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净水行业整体规模下降幅度较大,柏繁电气增压泵在3月经历了短暂的报复性增长后,4月因外贸订单纷纷延期,订单量严重缩减,材料供应链受影响也比较明显。他进一步介绍称,2019年,柏繁电气增压泵销量为400万台,2020年估计有所下降。

市场格局稳定,以产品质量突围
虽然受到多方制约,但目前增压泵市场格局稳定,品牌集中度比较高。据顾久传介绍,柏繁、强生、三角洲、邓元等品牌在行业内知名度比较高,基本都可以达到1亿~2亿元的市场规模,另外,业内中小泵厂也比较多。整体而言,增压泵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柏繁电气、强生、三角洲、邓元、力夫、钻力等知名国内品牌占据。在曾国航看来,这些国内品牌在成本和质量上都非常具备竞争优势,因此进口增压泵的市场需求相对小。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主流品牌也基本满足了整机企业对零配件的需求。云米、安吉尔、海尔、飞利浦等净水器品牌几乎都采用了国内的增压泵。曾国航认为,国产增压泵已能满足大多数整机产品配置要求。在国内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净水产品的研发、创新已经超过国外产品,相应的,增压泵也不断升级。厦门建霖净水业务总监韩敏表示,站在国内规模较大的净水器生产厂的角度来看,对核心部件的选购不仅要符合各项标准,还要经过整机品牌的严格测试。
曾国航认为,增压泵为整机产品提供过滤动力,因此整机企业对于增压泵最主要的要求无外乎是流量与压力,对供应商而言,要视整机的配置提供相应的规格。他说:“我们所接触的品牌厂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对产品核心配件的稳定性和可靠度皆有严格的标准,以确保品牌产品的形象与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可靠性、技术创新成为增压泵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佛山市三角洲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兆火曾多次强调:“创业至今,三角洲能一直位居行业前列的主要原因就是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专利。”
强生电机在整机品牌中口碑也非常不错,他们提供的增压泵被不少净水器品牌选购并认可。《电器》记者了解到,强生对增压泵生产线的管控非常严,且自制率高,并会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总装前的各个料件都贯彻统一的技术要求;全检工序齐全,每台增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都可以通过多达8道全检工序来保障。
除了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线上的严格把控,定制化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服务正成为新的趋势。据增国航介绍,邓元投身于净水行业至今30余载,零配件的生产和整机的生产、配套,是公司主营业务。他强调,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内的标准制定,也和国内外不少品牌整机厂合作。近年来的战略主要围绕定制化产品与服务,相较于与扩大产能,研发与开发相关应用才是公司的发展重点。

持续改善痛点,提升技术含量
增压泵一些细节缺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据某业内专家透露,纯水机技术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一是有桶技术,另一个是大通量无桶技术。有桶技术主要采用小功率增压泵,而这类增压泵噪声大、震动强的缺陷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大通量无桶技术对大功率增压泵的需求量有所提升,但这类增压泵功率大,相应的噪声和震动问题也就更明显。顾久传认为,随着大通量无桶技术的发展,“大膜大泵”不仅会引起噪声、震动,也影响产品使用寿命,而无刷电机的成本也比较高。
陈业中也坦言,近几年,办公型和公共型两种净水器品类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微型泵和400加仑以上大泵需求增大。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柏繁电气做了大量的创新与研发工作。以柏繁电气小型稳压泵、自吸泵为例,产品体积更小,直径只有48mm(传统增压泵直径为78mm)。为了应对农村市场需求,柏繁电气增压泵采用大通量回流稳压阀,进水端压力为10psi~60psi,膜前压力稳定在80psi±15psi,可以适应不同的水压环境。
为了降低噪声,强生电机的做法是,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电机设计、材质改变,将增压泵噪声再降低两个分贝。《电器》记者从三角洲电器北京办事处主任穆春玲那里了解到,衡量一款增压泵性能的优劣,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压力、泵体防水、活塞阀体、减震排气等,三角洲电器持续针对这些用户痛点进行研发创新与技术改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对于目前存在的痛点,曾国航表示,主要是小部分厂家由于技术观念落后或是出于成本的考量,在配件上以成本主导技术以致影响了整机的表现,例如以50加仑泵配75加仑膜,甚至以200加仑泵配400加仑膜,整机产品的设计考量未按照配件参数进行,却视为配件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们需回归基本面,除了产品功能,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与能力仍须视各家配置与需求来进行。”

弹性调整策略,积极应对变化
受疫情的影响,大众更关注个人卫生与健康生活,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许更胜以往。然而疫情突发使得供应链的稳定度及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可预期,对于净水器销售规模是否会提升,多数企业在受访时持保留态度。增国航强调:“特殊时期,我们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并积极面对随之而来的市场变化,弹性的调整产能和供应链,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同时,有企业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动荡之年,行业在价格已竞争激烈的红海产业,加上疫情的影响,净水设备生产企业的经营势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各整机厂及经销商为了寻求更多利润空间,将不断压缩配件的成本,增压泵及其他配件厂的利润几乎荡然无存,生存需要更多的智慧与应变能力。陈业中告诉《电器》记者,目前国内增压泵产能已经过剩,今年公司不会提升产能。
在曾国航看来,2020年危险与机遇并存,未来市场的发展考验着厂家的应变与技术能力,净水器除了流量的提升,如何减震、降噪也是各厂家欲克服的问题,此外,体积的缩小、菌落数的降低,都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他强调,2020年,企业除了需确保产品质量与供货无虞,在产能、成本、产品的定位、功能、与技术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盘整,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志刚,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