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标准正式发布 操作性更强,精确度更高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曾婷,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一个将墙壁涂成不反射的黑色、仅有一个悬挂的荧光灯作为光源的暗房内,3个受过训练的评级员分别独立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的角度下观察织物褶皱情况,并对其进行观察。然后,这3位评级员在心中把式样褶皱程度和级别相结合,再根据最能代表式样外观平整度的级数,对织物式样进行评级。这是AATCC 124 2011 Smoothness Appearance of Fabrics after Repeated Home Laundering中对洗涤后织物平整度的测试方法。
上述测试方法不仅成本高、过程不确定性多,而且存在主观性影响。因此,在将洗护后织物平整度作为重要参数的洗衣机行业,也没有企业采用这一标准。为此,2018年8月,东华大学向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提出《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立项申请,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解决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方法规范化的问题,为服装洗护行业提供可靠的试验方法,并对产品性能等进行评估,进而提出改进依据。
经过1年多的反复沟通与讨论,2019年11月18日,T/CHEAA 0010—2019《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正式发布并实施。

平整度评价方法亟需客观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服装在穿着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通常需要经过洗护处理,包括洗涤、干燥、熨烫等过程。因此,洗衣机企业一直非常关注服装洗涤后的平整度,将其作为产品性能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据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雪梅介绍,外观平整度是衡量服装护理后外观性能的一项综合指标,可以对洗衣机、干衣机、洗涤剂等产品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准确的评价信息可以用作产品效果评估及产品优化的依据。同时,服装是否有褶皱,会影响用户看到护理后服装的第一感受。
然而,评价护理后服装外观平整度的现行国际标准AATCC 124 2011因主观性因素大、成本高,洗衣机企业基本没有采用。倍科电器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钟华指出,AATCC 124 2011中的织物外观平整度为主观测定方法,受主观影响大,精度低、重复性差、耗费时间长。她说:“虽然业内都清楚护理后的服装平整度是判断洗衣机和干衣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但是行业一直没有可供参考的更合理、落地性更强的测试方法。这导致企业没有办法定量评估产品的这一性能。”因此准确客观的织物外观平整度评级方法是目前洗护市场亟需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与东华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以期得到操作性更强、精确度更高的测试方法。徐华平在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正是通过图像分析对织物平整度进行分析。据丁雪梅介绍,在徐华平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时,该方法已经经过论证。之后,在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丁雪梅了解到企业对相关测试方法的急迫需求,并多次与洗衣机企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洗衣机专委会沟通,于2018年8月正式申请标准立项。
该标准一经提出,便得到业内极大的关注。除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参与标准起草,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松下家电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倍科电器有限公司和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7家主流洗衣机企业也积极跟进。“据我们保守估计,这7家企业占据全球洗衣机市场60%~70%的市场份额,在业内非常有代表性。”丁雪梅说。除此之外,纯棉衬衫生产商香港溢达集团也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

更合理、落地性更强
T/CHEAA 0010—2019《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规定了利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经一次或多次洗涤、干燥或熨烫后标准织物外观平整度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报告等,适用于测定经洗涤、干燥或熨烫等程序处理后的标准织物的外观平整度。
其中,图像分析法测定织物外观平整度是通过织物外观平整度图像采集仪采集织物的外观图像特征,采用专业的织物外观平整度等级分析软件测定平整度等级。据丁雪梅介绍,该方法测定准确、简便、重复性好、检测时间短,能够克服不同检验人员的感官差异、心理生理差异造成的偏差,具有准确、客观、省时、省力等优点。
具体来看,相比AATCC 124 2011中需要3位经过专业培训的评级员在一个特定的房间进行主观评价,T/CHEAA 0010—2019《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的评价方式更加方便和客观。织物外观平整度自动评级仪尺寸为600mm×600mm×500mm,织物载台划线区域尺寸不小于380mm×380mm,相比AATCC 124 2011大大减少了评价的成本和空间。
另外,AATCC 124 2011的平整度评价方法为5级6挡制,各级挡差不均衡,2级与3级之间跨度过大,4级与5级之间差异过小,同时评级过程中容易受到个体生理、心理及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精度低,再现性差。另外,人工评级的精度只能达到0.5级,对于反应实际应用过程中洗护产品性能差异达不到检测需求,不利于洗护产品的优化及性能评估。
T/CHEAA 0010—2019《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的评价分级更加合理,精度也更高。其中,平整度范围为0.5~5级,精度为0.1。丁雪梅表示,该方法是通过织物外观平整度自动评级仪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的,平整度等级评价方法更加客观,评价时间不超过6秒,且结果可通过图片进行保存。

与人工评价结果一致,促进行业技术发展
在T/CHEAA 0010—2019《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的起草过程中,起草组最为关注的是理论上得到论证的评价方法最终的落地情况如何。
钟华告诉《电器》记者说:“对于洗衣机企业而言,最关注的是该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和实际结果的符合性。”为此,参与标准起草的7家洗衣机企业共提供了16台具有代表性的洗衣机、干衣机和洗干一体机,供标准起草组进行方法验证。通过企业提供的洗衣机,标准起草组得到了1069张不同起皱等级的实物图像。图像采集评级系统再依据这些实物图像进行AI深度学习,使得结果更加精准、稳定。
为了进一步验证通过仪器进行图像分析评级与AATCC 124 2011人工评级的一致性,标准起草组邀请了独立测试机构对30块式样进行人工评级,并与图像分析评级结果进行对比。在该对比验证中,30块试样的专家测定结果平均值与仪器测定结果的偏差绝对值≤0.5级,记为1次“一致”,偏差绝对值>0.5级,记为1次“不一致”。通过对比计算得知,一致率为100%。换句话说,该标准提出的图像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具有实用价值,且基本符合目前家电行业对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的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对洗衣机行业的技术发展将有重要意义。钟华表示,T/CHEAA 0010—2019《织物外观平整度测定-图像分析法》为护理后织物平整度提出了定量的评估方法,且结果可视化、可复现,对洗衣机和干衣机平整度性能的提升提供了依据,且可以更好地引导洗衣机和干衣机程序的优化。
除此之外,丁雪梅表示,该标准中图像分析法,中国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未来,我们希望,该标准可以应用于同样属于服装护理行业的熨烫机行业,并且能转化为国家标准,为全球洗衣机行业服务。”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曾婷,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