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声:“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秦丽,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在发展最初的十几年里,美菱实现了三次跳跃:转产冰箱,改变濒危企业命运;引进技术设备,跻身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之列;成立股份公司,实现集团化发展。
这一切的成功都与美菱的传奇创始人张巨声密切相关。张巨声凭借独到的战略眼光和锲而不舍的韧劲,使得美菱在那个年代发展得风生水起。如今,已经80多岁高龄的张巨声再次聊起创业初始的故事,往事如昨,记忆犹新。
目光如炬:迎难而上,发展冰箱产业
张巨声的讲述从1983年他主动请缨调到美菱的前身工厂——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下称合肥二轻厂)开始。之前在合肥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作的张巨声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些平淡乏味,想找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做。而当时的合肥二轻厂正挣扎于经营困难、濒临倒闭的泥潭,生产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张巨声向领导主动请缨:“我来试试吧!”
虽然早有耳闻且已做好心理准备,也带着一腔热情,但是来到这里时眼前破败的景象还是让张巨声大吃一惊。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二层办公楼,从厂门通往办公楼的路只有30米是水泥路,其余全是土路。用张巨声的话来说,就是“晴天一炉香、雨天一锅浆”。车间里的机器更是陈旧,而且都是机械加工类的,工厂基本没有生产计划,有什么订单就做点什么,订单少得可怜。
张巨声清晰地记得,上任后自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厂容厂貌,把厂里的杂草拔干净,然后是苦思冥想做点什么,把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当时办公室里有一台三菱冰箱,张巨声上班时看着这台冰箱,突然来了灵感:“如果把这个东西放在家里,夏天来杯冷饮,肯定会受年轻人的欢迎,而且既然国外家庭都有,中国家庭迟早也会接受。”于是,张巨声下定决心——工厂转产家用冰箱。
然而,现实的困难是做冰箱连一张图纸都没有。因此,张巨声做得第一步是去苏州、北京、广州的冰箱企业“偷师”,结果大多吃了“闭门羹”。最后,张巨声在沙市的一个冰箱厂结识了一个技术员,他就天天蹲守在这个技术员家门口,用真诚感动了对方,那个技术员才在旅馆里给他们上了一堂课,详细讲解了冰箱的制冷原理、结构和组装,并且通过其叔叔的关系帮张巨声买到了一些配件。
从沙市回来后的张巨声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恰巧那一年,中国国有企业正在推进以扩大经营自主权和经济责任制为主的改革试点,企业从财政拨款转到自筹资金贷款。张巨声用整整6个月零23天的时间,费尽口舌、找遍关系才跑来了宝贵的70万元贷款。
拿到启动资金以后,张巨声第一时间带领工厂里的工人,在破旧的工厂里借着原来的加工设备,生生改出了一条组装线,并用在沙市买回的配件组装出50台冰箱。张巨声至今仍记得,1984年1月20日,第一台“美菱”冰箱从这个“土八路”式的生产线上下线后,全场欢呼声一片,群情振奋。不仅如此,50台冰箱虽然并不“完美”,但很快就销售一空。
“美菱这个名字是我起的,意思就是要‘美过三菱’。”张巨声说,当时第一批美菱冰箱的畅销给了他和员工们很大的信心。接下来,张巨声又开始动起了“生产线”的脑筋,他敏锐地感到,如果没有好的生产线,就不可能更多地生产出好产品。因此,从1985年起,张巨声开始频繁去国外考察,寻找“满意”的生产线。
通过反复比较和研究,最终,美菱决定引进阿里斯顿的生产线。1987年,这条引进的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条线投产后,产品做得比原来‘漂亮’多了!当时的消费者也开始接受冰箱这个产品,天天有人打电话来咨询,这给我们快速推进生产提供了动力。”张巨声回忆称。
至此,企业的产值已经从张巨声刚刚上任时的176万元,跃升至四五千万元,员工的福利也大大提升。“工人们发钱时跟过节一样,许多人托关系想要调到我们厂来。”张巨声笑着回忆道,“甚至厂里的小伙子出去相亲都穿着美菱的工作服,这样会比较好找对象。”
灵活思辨:挺进“大上海”,首创“大冰箱”
除了在生产方面下功夫,在产品销售环节,张巨声也有独到的战略眼光和灵活的思路。张巨声意识到,如果产品仅在合肥热销,根本无法“辐射”全国,只有先进入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提升整个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企业其他负责人商讨之后,张巨声决定将“上海”作为首先要攻占的“城池”。“第一批冰箱生产出来后就运到上海,我亲自去推销,大约住了40多天。”回忆那段经历时,张巨声说,“上海人对冰箱接受得很快,不到半个月冰箱就全都卖光了,但我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做起了家庭访问。”张巨声看到,上海家庭的冰箱都是那种绿色的单门产品,并且被放在客厅、卧室等最显眼的位置,来展示自己家庭的实力。
回来之后,张巨声想到,上海人把冰箱摆放在卧室,噪声大会影响睡眠。因此,他开始狠抓产品质量,硬是把冰箱噪声做到只有33~34分贝。“上海人很精明,他们一说好,其他地方都跟进了。”张巨声回忆,“上海市场打开后,在合肥一张我们的冰箱票就能卖一两百元钱,产品很多人抢。”
产品的热销并没有令张巨声沾沾自喜,他又开始在自己的产品结构上花心思。“我盯着自己办公室那台三菱的冰箱看了很久,觉得它的冷冻室太小,一点也不好看,而且当时中国人年节发的福利许多需要冷冻。”张巨声突发奇想,“我们应该做大尺寸冷冻室的冰箱。”
针对做不做这类产品与做多大冷冻室这一问题,张巨声和厂里的技术人员整整讨论了半年。他们调整了原来的产品图纸,做了一个大冷冻室的模型放到会议室,一起讨论外观是否符合审美,同时,反复不停地进行匹配实验,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扩大冷冻室容量,并且多方请教专家,终于将冰箱整体容积定为181L,冷冻室容积从35L扩大为80L。
1989年,美菱正式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大冷冻室冰箱,不但产品销售“火热”,还在冰箱行业引发了“181效应”,奠定美菱在行业的领先地位。1989年,美菱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榜单。
除了这些工作,在任期间,张巨声还积极谋划企业转制,实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美菱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上市公司,此后美菱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与此同时,张巨声开始创办美菱工业园区,并以每亩1.5万元的价格拿下近500亩土地,给美菱未来发展留下了机会。
2002年7月,张巨声离任合肥美菱集团公司董事长一职,正式结束其“美菱生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说:“自己终于可以歇一歇,整整20年,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2018年11月20日,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在北京举行的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作为合肥美菱冰箱创始人的张巨声,被授予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四十年“终身荣誉奖”,这是对于这位为行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家电人”的肯定和表彰。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秦丽,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