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冰箱:回归产品本质,做好食品管理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年来,冰箱产业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市场始终不温不火。入局企业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推出的新产品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做出不同调整。其中,构建智慧家庭生态,加码智能冰箱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作为“新物种”的智能冰箱,不仅具备远程操控、食材管理/追溯、菜谱推荐、一键下单、影音娱乐、人机交互等诸多功能,也被行业人士看成智慧家庭的入口之一。
此外,通过构建生鲜食品平台,尝试“硬件+内容”的营销模式,也成为冰箱行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探索。但是在中国尚未成型的智能家居环境下,冰箱的这些“智能”功能真的好用吗?对企业而言,做好智能冰箱又有哪些难点?
寻求突破,多企业布局智能冰箱
2016年,受到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终端市场趋于饱和等因素影响,国内冰箱市场最终以负增长收盘。步入2017年,国内冰箱行业依然面临多重压力,包括房地产调控加码、能效标准升级、技术更迭频繁等,形势依旧严峻。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冰箱行业整体零售额下降1.2%。
虽然传统冰箱市场表现平平,但智能冰箱作为家庭社交中心厨房重要的成员,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冰箱领域正在成为海尔、美的、美菱、容声等老牌冰箱企业,阿里、京东、云米等互联网企业,苏宁、国美等渠道商关注的重点。云米科技冰箱公司总经理王朝阳表示,传统家电行业到了转型期。“从本质上讲现在的家电同二三十年前的家电没有太大的区别,家电如何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生活去结合起来是业内需要思考的问题”。他解释说,“智能冰箱并非单纯的加一个Pad,首先要做到产品本身的智能,比如说无需人为干预,自动识别并调整相应的制冷模式。其次,是交互模式,用语音或者更便捷的方式,来解放人的双手。最后,则是物物联动,做到真正的智能家居。”
谈及智能冰箱,美的与海尔是业内当之无愧的先行军。短短几年时间,从定义为“智能冰箱”的1.0时代,到定义为“互联网冰箱”的2.0时代,再到如今的海尔已经将智能冰箱定义为“机器人冰箱”的3.0时代,智能冰箱在产品本身和企业类型方面都呈现出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
以海尔馨厨互联网冰箱为例,目前已经吸引了600多家第三方资源,如中粮、网易娱乐、易果生鲜、喜马拉雅电台等,搭建起全方位的健康美食云平台。
美的智能冰箱更聚焦在智慧生活方式上,尤其是联合国家保鲜中心,目前已获取上千种食材的权威保鲜数据,犹如膳食健康顾问一般照顾用户的饮食健康。
在排头兵的带领下,智能冰箱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中怡康数据显示,智能冰箱2017年上半年零售额为32.7亿元,同比增长68.5%,占比达到18.4%。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钟明博士认为,人工智能正走向第三次发展高潮,对于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的家电企业来说,是一剂强心剂。他强调,基于深度学习方式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智能冰箱“懂你”提供了可能,使其有望成为推动家电产业持续升级的战略核心。尤其是以CHiQ为代表的产品,因配备了智能冷量分配技术和ETC智能识别技术,而成为智能冰箱领域的佼佼者。
赋能冰箱,要做智慧家庭的中心
作为智能冰箱的上游企业,绿联软件董事长李波认为,消费者在厨房、餐厅占用了较多的 闲暇时间,而冰箱是互联网时代少数未被占领的入口之一,加之该场景下存在关于食材、菜谱、外卖、影音、信息等需求,所以,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带屏冰箱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实际上,冰箱企业已经推出具备这些功能的产品,也为冰箱成为智慧家庭中心打下了基础。据海信冰箱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信智能5.0冰箱的语音识别技术,使它成为一台真正能够交流的冰箱。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说,海信智能5.0冰箱利用雷达微波的技术及多普勒效应,可以感知到人或物体的运动方向,进而让冰箱执行相应的动作,是一台能够感知距离的冰箱。
同时,海信智能5.0冰箱还具有一键设置冰箱各间室温度和模式的功能,DBD净化养鲜卫士和三制冷循环系统,达到保湿、除菌、净味功能。在他看来,安全、健康还是冰箱的核心。
在布局智慧家庭中心上,不少企业已经在路上。钟明告诉《电器》记者,立足互联网、面向物联网的美菱将以“产业布局+系统协同+商业服务”为转型思路,通过“端+云+系统+平台+产品+服务”的智汇家生态圈,构建智能购等六大应用模式,为用户提供食品与饮食管理等服务。同时美菱也在从智能家庭和场景应用的角度完善智汇家的后续生态圈计划的布局。可见,冰箱成为入口一说,不无可能。
与国内智能冰箱企业相比,外资品牌LG推出的智能冰箱同样具备查看菜谱、食物等功能。不同之处是,LG 智能冰箱内置的是亚马逊旗下的 Alexa 语音助手,而且所采用的触控屏幕拥有一个名为 “Instaview” 的功能,可以让屏幕面板变成半透明,用户能够直接看到冰箱里的东西。
目前为不少智能冰箱企业提供Wi-Fi模组、交互屏幕以及变频技术的绿联,正迈向智能服务的深水区。李波表示,绿联不仅已经构建“硬件+后台运营”的商业模式,随着带屏冰箱出货量的持续增长,公司有望成长为食品管理集成商和基于厨房/餐厅情境的生活服务集成商。据他介绍,绿联拥有冰箱智能控制屏独家运营权,为冰箱品牌提供人机交互、食品管理、菜谱指导、果蔬直送等服务。
抛开高大上,关注饮食健康
虽然智能冰箱有成为智慧家庭中心的可能,很多智能功能也在朝着解决用户痛点方向发展。但在《电器》记者走访及调查后发现,消费者普遍对食材管理、营养搭配等健康方面更为关注,反倒是对远程操控、影音娱乐等功能不太在意。这意味着,是不是互联网的入口,对消费者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消费者看中的是健康。“做冰箱要回归产品本质,做好食品管理,而非花哨的功能。”某业内人士直言。
抛开那些尚未落地的高大上的功能,食品管理才是重点。正如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示,京东智能冰箱,不再只是一个储存食材的大盒子,而将成为家庭的食品健康与服务中心,人工智能让“冷库”变身“智库”。
中国人是从“吃”的角度去切入智能化和互联网基因。王朝阳说,对智能冰箱而言食品安全显然高于影音娱乐、在线购买等功能。海信有关负责人持同样看法。他认为,海信智能5.0冰箱在冷藏内部放置高清广角摄像头可模拟人眼,多角度实时观察冰箱内的存储情况,冰箱可以识别食材,还可以关联食材管理和健康管理,根据冰箱内的食材和全家人的口味推荐菜单。在细节方面,根据中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该款冰箱还定制了红酒、茶叶、化妆品、零食、母婴和药品6个特殊的模式。
对食材的监管,几乎是主流冰箱企业关注的重点。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追溯食材,海尔馨厨互联网冰箱拥有传感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会自动扫条形码识别该产品的食材原产地、营养成分、保质期等情况。其中,VOC气味新鲜度识别技术可自动识别冰箱内空气质量,提醒用户杀菌净化,还可自动开启净化功能。此项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尚属首次。
诸如此类功能,实际上大部分企业都在做。“用摄像头、射频技术来管理食品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是效果并不完美。食品具体是否过期、变质,或因其他食物遮挡等情况,都难以100%的识别出来。”某业内人士直言。
围绕食品布局,变得越来与重要。无论海尔、海信、美菱等国产企业,还是三星、LG等外资企业,其在智能生态圈的布局上十分相似,主要围绕“食材”与生鲜平台合作,提供从食材原种植地、食品加工、检验检疫、食材购买、冷链运输等环节全流程信息。打通从田间地头到用户餐桌的通道,为用户提供全流程放心的智慧美食体验。这已经成为冰箱企业的转型基石。
标准化还未起步,安全更需关注
虽然企业积极布局,但伪智能、不方便的声音一直都有。对于刚刚起步的智能冰箱市场,主流企业都在呼唤更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先行,对于行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美的冰箱事业部研发高级工程师任伟表示,智能冰箱未来也是要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海尔和美的等冰箱生产企业都“各自为政”在研发自己的智能冰箱。
对此,受访企业普遍表示,智能冰箱的标准需要行业和协会来牵头,希望未来能有一套有关智能方面的标准。任伟强调,消费者如何鉴别和选择智能冰箱,需要的则是统一的评价标准或者说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评价标准。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电器》记者,现在的智能冰箱处在各美其美的“自卖自夸”的阶段,对消费者的不少需求还无法满足。与其过早谈论人工智能,不如回归冰箱本质,把产品基本功能做好,把食物监管、存储等食品安全落到实处。
此外,经“人工智能”加持过的智能家电,既拥有了产生更高“智商”的可能,也必须面对由此而来的各种全新安全问题。
在新形势下,家电的“安全”,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安全,延伸至更广阔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一位不愿具名的冰箱企业人士坦言:“安全是消费者对家电最重要、最基础的要求。智能家电给家电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安全课题。人工智能冰箱还在路上。”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