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征:海尔有义务推动智能马桶盖行业发展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7年1月9日,《电器》记者在京东首届智能马桶盖节的发布会现场见到了海尔卫玺科技CEO李长征。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李长征,在此之前,记者曾多次在行业协会、标准等会议上见到他。但记者发现,出现在这些会上,李长征并不是为了推广海尔智能马桶盖,而是进行市场教育,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交流行业现状,以及探讨发展方向。
李长征所做的这些,让记者深刻明白到,海尔这位家电行业的“老大哥”,进入智能马桶盖行业,并不是为了抢占市场,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行业协会、企业携手一起推动该行业的发展,让消费者不再远赴海外购买实际为“made in China”的智能马桶盖。
用好产品推动行业发展
果不其然,会后的专访中,李长征首先解释了积极参与京东智能马桶盖节的原因:“此次会议中,旨在借助京东销售渠道的号召力,联合行业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厂商,将智能马桶盖乃至整个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消费者,对着能马桶盖行业起到了加速助推的作用。”
当然,为了推动行业发展,与其他企业携手之前,海尔卫玺首先做的是强大自己。李长征说:“首先,我们做了近10万份消费者需求调研与分析;其次,在整个制造工艺上与产品精致化方面下足功夫;另外,我们用30年做家电的理念发现,智能马桶盖几乎集成了热水器、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的工艺,而制造生产家电产品,本身就是海尔这个老牌企业的专长。”李长征举例称,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海尔卫玺以最快速度组建了研发中心,整个智能马桶盖的产品管控上,用家电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同时保证产品的交互跨界性。“海尔集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全球10个研发中心。我们的智能马桶盖是经过最残酷和严格地检验才推向市场的。”李长征说。
《电器》记者注意到,在产品方面,海尔卫玺智能马桶盖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其中包括防电墙技术。“防电墙技术最早应用在海尔的热水器产品上,从诞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服务了全球将近6500万的用户,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可以保证百分之百用电安全。而智能马桶盖产品也同样应用于卫生间这种潮湿的环境,我们在对产品需求调研后,发现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诉求越来越强,所以我们结合卫玺马桶盖的产品构造进行改造,将防电墙技术应用到其中。”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践行者,海尔希望通过推动防电墙专利技术的运用,有利地加速助推整个智能马桶盖产业向一个更加安全、更加标准化的产业方面发展。
李长征认为,2016年是智能马桶盖元年。在这个阶段,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行业非常重要。“现在国内智能马桶盖有近300个品牌,但真正具有制造研发能力的,不超过30家。”李长征说,“现在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都在大力推广智能马桶盖的行业标准。只有把标准界定了,才能给用户一个放心的参照物。这种标准不管是优化还是提升,都是基于宏观层面对于整个中国消费者的重视及关心。海尔作为全球家电领导力品牌,有义务也有能力参与推动智能马桶盖的标准建设。”据悉,海尔卫玺正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分享30多年家电研发领域的一些经验,给予其他品牌一些借鉴,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我们的目的就有一个,一定要把好的产品制造出来,让马桶盖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让中国制造更有信心。”
以本土化设计理论解决用户痛点
近两年,智能马桶盖的“中日论战”一直没有停歇。关于这个问题,李长征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智能马桶盖相关标准并不比国外差,同时很多国外主流智能马桶盖都是中国企业代工生产,因此在质量方面中国并不落后。另外,中国制造的智能马桶盖更适用于中国消费者的使用环境。“国内智能马桶盖的安装及使用环境会比国外要求的更苛刻。日本卫生间是干湿分离的环境,而中国的卫生间干湿不分离,因此国内消费者对用电安全的诉求非常高。同时,中日两国的水质也有所不同”
据李长征介绍,海尔卫玺制造的智能马桶盖依托于本土化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调研了并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比如用电安全方面,海尔卫玺将防电墙专利技术应用到了智能马桶盖上,解决了消费者用电安全的一个顾虑;女性消费者对冲水方面的要求会更加细致,我们就在冲水杀菌的功能上也引入了海尔专利技术以改造产品的抗菌功能,解决了女性用户对使用健康的要求;在购买后的安装服务上,我们借用了海尔在全球强大的服务网络,提供贴心的售后安装服务,将购买变成起点而不是终点。”
谈及未来,李长征表示,智能马桶盖行业潜力巨大,海尔会联合整个行业内有优势的品牌厂商及渠道厂商,共同促进智能马桶盖产业在中国市场的良好发展。“我们会继续联合行业里有影响力的厂家跟行业协会,将智能马桶盖产业这个‘蛋糕’做大。2016年,中国智能马桶盖占有率约为2%,海尔卫玺要做的,是如何在2017年让这个行业幅度再翻一番。做有持久力的产品,才是对消费者和中国制造负责任的理念,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