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形变”:风景这边独好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彩电“形变”: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尚海龙
---------------------------------------------------------------------------------------------
在客厅里,彩电除了供家人观看电视节目外,还可能成为整个起居环境的点睛之笔。从某种程度来说,彩电外观设计的意义远远大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实用器”。“被看”属性要求彩电必须“天生丽质”。2015年,彩电在外观设计层面亮点颇多,曲面、超薄、分体、大尺寸等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曲”径通幽
“如果可以,最好买一款曲面电视。”《电器》记者同事的家人在最近购买彩电时增加了这样一句。与平板电视相比,曲面电视作为相对小众的产品,犹如通向至美景致的曲径,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和吸引力。2015年,曲面电视迅速发展,在中高端领域持续发力,凭借独特的造型和优雅的曲线俘获很多“曲粉”。
奥维云网(AVC)线下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曲面电视上市机型为97个,占2015年上市机型的1.9%,市场渗透率为2.9%;中国市场共售出130.8万台曲面电视,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三星、TCL和海信三大品牌手中。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互联网电视品牌代表,乐视也已推出曲面产品。据坊间传说,小米新款产品也可能采用曲面设计。2015年,曲面电视价格逐渐贴近普通消费者,动辄价格上万元的产品越来越少。某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电视品牌逐渐介入和渗透,2016年曲面电视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空间,销量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曲面电视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大尺寸机型进行曲面设计才会显现优势。彩电市场上,绝大多数曲面电视的尺寸均在55英寸以上。随着大尺寸面板的成本下降和消费者对大尺寸屏幕的不断追求,曲面电视在大尺寸产品中个性凸显,赢得很多消费者认可。大尺寸的曲面电视可以提供更具临场感的画面体验。《曲面电视消费需求调查》显示,国内过半消费者在客厅电视机换新时有意选择曲面电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曲面电视的“临场感”和“高颜值”,分别受到62%和47%的受访消费者青睐。
事实上,曲面电视分为液晶和OLED两个阵营。业内围绕两者的争论着实不少。以LG、创维等坚持OLED路线的企业坚信,只有柔性材料OLED才是曲面电视的未来。而三星和TCL等企业更专注液晶面板的弯曲。不管如何,即便身陷争论中,曲面电视也在2015年取得快速发展。某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曲面电视很可能成为新一年的潮流风向标。
厚积“薄”发
如果说现在的彩电薄如蝉翼,那定是夸张。但越来越纤薄的外观足以让所有人惊叹。看到卖场展出的超薄电视,就像《电器》记者在海边看到夕阳西下的恬静和满足。几毫米的厚度更iPhone手机厚度差不多,几乎所有厂商对纤薄的极致追求都已达成共识。LG、索尼、三星、海信、创维、TCL、长虹等主流传统企业均已推出多款超薄产品。随着液晶面板厂商供应越来越纤薄的屏体,越来越多最薄厚度小于9mm的产品面市。《超薄电视行业技术规范》对超薄液晶电视给出行业定义:超薄液晶电视整机最薄处在9~20mm之间为超薄,9mm以内为顶级超薄。
与曲面一样,超薄也是高端产品的重要属性之一。随着彩电高端化进程加快,超薄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奥维云网(AVC)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超薄电视在销量不及曲面电视,但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毕竟,产品越来越薄是不可逆的趋势。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相比,彩电也一直在沿着越来越薄、轻便的趋势发展。对于选择将彩电挂在客厅的消费者,极致纤薄的意义将更加重大。中怡康数据预测,2016年,超薄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万台。
自OLED电视问世,由于结构优势使机身更加纤薄。在2015年德国IFA展上,看到众多彩电品牌展出的超薄电视,《电器》记者一度误以为是OLED产品。事实上,液晶电视也能做到极致纤薄。虽然液晶面板和OLED在显示技术根本上不同,但追求纤薄的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OLED由于自发光特性无需背光模组,在超薄产品方面更具优势,但高昂的售价使其难以快速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液晶技术深度挖掘,如今4.9mm的液晶产品已经上市。不管OLED也好,液晶也罢,纤薄的机身是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厂商努力的方向。
“大”地春回
阳春三月,大地春回,彩电屏幕尺寸如同万物迎春一样,持续“生长变大”。据了解,过去十年,彩电市场的平均屏幕尺寸每年增加1英寸。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彩电平均尺寸已达44.5英寸,同比增长2.3英寸。即便是乐视、小米等互联网电视品牌,产品尺寸也越来越大。小米电视已从第一代的48英寸快速增加到60英寸。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感受过大屏幕的震撼画面后,消费者很难在回到原来的小尺寸时代。彩电行业大屏化的不可逆发展,让更多的厂商将目光集中在降低大屏成本、优化大屏画质等方面。
2015年,55英寸产品几乎成为所有厂商主推尺寸,也成为市场增幅最大的尺寸。同时,随着大尺寸面板成本下降,大尺寸产品价格有所下滑,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尺寸画面带来的临场感和清晰度是不言而喻的。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5年,55英寸以上彩电零售量渗透率达到21.6%,零售额渗透率为39.9%。未来这一尺寸段产品的渗透率还会继续增长,预计2016年将达到25.5%。同时,32英寸产品市场份额迅速被40英寸产品替代。总之,大屏替换小屏的趋势十分明显。2016年,65英寸产品甚至有可能替代55英寸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热点。随着彩电平均尺寸增加,市场均价也有所提升。据奥维云网(AVC)有关负责人透露,2015年,中国彩电市场的零售均价为3363元,同比增长2.6%,55英寸、60英寸及65英寸的产品均价出现明显下滑。
“分”外妖娆
2015年,关于分体电视和模块化的讨论又引起热议。大麦电视、长虹CHiQ电视、小米电视、暴风TV、酷开等品牌均有采用分而置之的产品。屏幕、主机、音响等主要彩电结构被完全分开,即可独立升级,也可随意组合。分体电视并非一个新的概念,数年之前一些品牌已经推出过类似产品,只是在彩电领域一直不温不火。2015年,随着互联网电视品牌大举入侵,从用户个性、定制需求出发,给消费者带来选择产品的自由。据了解,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组合自己喜欢的显示屏、主机、音响等。的确,为满足广大消费者普遍需求,彩电往往附加诸多功能。无形之中,消费者就可能为根本不用的功能买单。分体电视将消费需求进一步划分,能针对性满足消费者。
在智能电视快速发展的今天,即使屏幕还能满足需求,但芯片和处理器等硬件配置可能已经无法适应更高清的画质处理。分体电视可以保留屏幕而让主机更便利升级,减少用户更新换代的成本。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分体电视将继续向前发展,更多品牌或将进入这一领域。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