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下的家电业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  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到强”的第一步。“中国制造2025”一经提出,便备受业界关注。家电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造升级之路上已经领先一步,开始积极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项目。

  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到强”的第一步。“中国制造2025”一经提出,便备受业界关注。家电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造升级之路上已经领先一步,开始积极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项目。

  在制造业转型关键时期,中国家电业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制造2025”?

  进军“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有哪些?

  中国家电业关于“中国制造2025”愿景有哪些?

  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诗道芬(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ReneGalbavy、长虹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潘晓勇进行深入探讨。

  1.“中国制造2025”vs.德国“工业4.0”

  姜风:不能简单地将“中国制造2025”等同于德国“工业4.0”。前者涉及的内容比后者更加丰富。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核心技术、制造基础、品牌建设等领域都需要提升。“中国制造2025”以中国制造业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为基础,围绕中国国情所提出,从创新能力、提质增效、两化融合、绿色制造等各方面全面提升,旨在提高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

  德国制造业则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占据领头羊地位,拥有良好的制造基础。因此,德国“工业4.0”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ReneGalbavy:我认为,德国“工业4.0”最主要是为了实现工厂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形成具有精益制造、高科技、模块化的智能工厂,并将成本控制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提高质量水平。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相比而言,德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更高,节省的人力成本与自动化投入的成本基本相当,并已经具备较好的、一定的制造技术基础。

  然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则是基于对中国制造业现状、市场需求多样化等方面的全面考量,目的是提高中国工业制造水平。德国“工业4.0”中提出的智能制造,只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一部分内容。

  潘晓勇:“中国制造2025”不是德国工业4.0的翻版。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针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不同之处在于,提出战略时,德国与中国制造业基础不同。德国工业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基础很好,信息技术领域的能力水平很高,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非常专业的技术。因此,德国“工业4.0”是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定的措施,依靠雄厚的技术基础,可以直接实施。

  中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国产设备在品质、稳定性、扩展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因此,“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定的规划,还顾及到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中,提出了一项类似于德国“工业4.0”的规划??两化融中国家电业向2025进军的基础如何?合以及智能制造。根据中国制造业现状,一方面要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还要实现高端领域跨越发展。

  2.中国家电业向2025进军的基础如何?

  姜风:我认为中国家电业的制造能力高于中国整体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这源自家电企业对研发、创新、装备等各方面的投入。“中国制造2025”对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就这些指标来说,在“十二五”时期,家电业涌现出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科技成果含金量持续上升。其中,国内龙头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根据2011~2014年家电技术大会科技进步奖来看,在获奖企业中,国内核心企业共42项,占全部奖项的48.8%。截至2014年底,海尔、美的、格力申请或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均超过1.3万项。

  创新能力的提升依靠的是长年持续投入的沉淀和积累。“十二五”期间,中国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部分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来看,海尔、美的、格力3家核心企业的合计研发投入2012年超过60亿元,2013年超过80亿元,2014年超过100亿元。

  另外,目前中国家电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在整个制造业来看也处于较高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已有部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程以及标杆性的海尔互联网工厂崭露头角,但在一些小企业仍可看到一些手工作坊,更多的家电企业正在经历由“工业2.0”向“工业3.0”的过渡。

  ReneGalbavy:纵观全球家电业,中国的家电业的制造水平并不落后。中国家电制造业目前呈现“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共存的现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家电市场存在高中低端不同的需求,既有面向高端产品或者对个性定制产品的市场需求,还存在对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家电行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起步较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要晚一些。

  如今,中国已有知名大型白电制造企业做出了在全球家电领域都堪称“罕见”的智能工厂,对中国家电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诗道芬进入中国10年以来,帮助过一些中国企业进行工厂规划,其中也包括智能制造方面的规划。最近一段时间,我在中国的行程变得分外紧凑,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对制造升级的需求正在上升,其中不乏家电企业。

  潘晓勇: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制造水平结构复杂。一些企业尚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企业达到“工业3.0”水平,也有企业正在谋划“工业4.0”。德国目前正在“工业3.0”的基础上向“工业4.0”探索,而中国企业则是“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同步并行展开。

  就整体而言,中国家电业的智能制造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因此,家电制造业若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还要弥补基础不足,尽快淘汰落后、过剩的产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3.中国家电业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愿景。

  姜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为,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对制造水平明显高于中国整体制造业水平的家电业来说,实现战略目标并不是很难。就家电业而言,根据十二五家电产业发展规划建议中制定的目标,到“十三五”末,中国家电业要进入国际强国的行列。根据目前中国家电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到2025年,中国家电业将引领国际家电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家电业已经为中国制造业做出了表率,例如智能互联网工厂,已经有企业达到较高水平。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通过制定规划、技术路线图、交流、培训等方式,推动家电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相信,未来,中国家电业会率先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为其他制造业做出表率。

  ReneGalbavy:中国家电企业若能不断推进制造升级转型,而不是盲目地扩充生产,我相信,整个行业到2025年将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可预见的是,到2025年,中国家电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将大幅提高,但手工制造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制造环节中,无论考虑技术要求,还是成本回报或者其他原因,并非必须进行自动化升级。

  之所以呈现如此局面,可以参考宝马公司的做法。在宝马汽车的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上游工序,自动化程度可以高达95%,但是在下游的总装阶段,自动化水平并没有上游生产阶段那么高,这是由下游生产阶段的产品组装要求决定的。

  潘晓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也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目前,家电业和中国其他制造业发展状况类似,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通过“中国制造2025”推进家电行业的发展,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例如,长虹未来计划通过智能制造、智能交易、智能研发构建三位一体的智能平台,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同时推动产品制造技术升级。其核心是打破工厂和消费者之间的围墙,发展一套能够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制造系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