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2015年的春夏之交,在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之际,《电器》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4号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程采访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参与者、十年历程的亲历者、能效标识制度施行十年的执行机构管理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

本刊记者于昊

  2015年的春夏之交,在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之际,《电器》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4号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程采访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参与者、十年历程的亲历者、能效标识制度施行十年的执行机构管理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

  与多年前记者来到这里听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宣贯会时相比,中标院办公楼外的绿树繁茂了许多。李爱仙亲历的能效标识制度,也在这十年的光阴中如一颗树苗,变成了挺拔而枝繁叶茂的大树。

  李爱仙说,承载着国家使命的能效标识制度,用十年的时间初见成效,也将用很多的十年来继续成长,将这项利国、惠民的制度长久而健康地实施下去。

  使命与决心

  对于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前后所经历的一切,李爱仙都历历在目。她感慨称:“十年前能效标识制度能够实施起来,实在是非常难得。”李爱仙所说的难得,在于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决心、家电企业的配合和效率,还有摸索出来的实施规则。

  李爱仙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中国的能效标准,而能效标识制度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大约从1999年就开始酝酿了。“中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在研究并实施这一制度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均有为消费者提示能效的信息标识,对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性能以及引导绿色消费有很大帮助。从那时起,我们就在研究发达国家是如何建立和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能效标识制度开始酝酿。”

  据李爱仙回忆,政府部门的支持就是从世纪之交开始显现的。能效标识制度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这两个节能和质量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此后中标院与政府部门、家电协会及企业等相关机构一起,研究这项制度的体系,邀请了欧美的国际专家来帮助设计制度,还委托了高层次的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进行了专门的社会调研。实际上,早在2002初年能效标识制度的总体方案就有了雏形,标识样式也基本明确,用相对直观的不同颜色的条状标识来呈现。”

  此后二年多,围绕着制度建设的各种问题与分歧层出不穷,李爱仙感慨说:“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讨论问题。”

  据介绍,在制度设计期间,制度设计的方向主要是几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实施能效标识?标识是自愿性的还是强制性的?标识上需放置哪些信息?标识信息由谁负责?标识由谁发布?如何粘贴?谁负责产品测试?进行测试的实验室需要何种资质?如何监督?如何使消费者确信标识是可靠的?标识能否为能效标准提升铺平道路?由哪些机构建立和管理标识?

  李爱仙评价称:“当年考虑这些问题时,主要是在考量如何保证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能够让制度顺利实施,企业接受起来更容易。事实证明,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过程在涉及了制度层面、标准层面、实施规则层面和管理办法层面的复杂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甚至还有超前性的,现在看来也完全符合当今政府转变职能服务市场的要求。”

  2004年8月,经过多方协调,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及各方面完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于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中标院作为授权机构将为半年之后能效标识制度的正式实施进行工作。

  磨合中成长

  《电器》记者对于2004年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出台时对业界的震动还记忆犹新。冰箱及空调产业界并非对能效标准有何争议,而是对于实施细则不敢怠慢。对此,李爱仙评价说:“国际上任何一项强制措施的出台都一定会引起争议,其实当时政府、企业及市场这三方面对于用能效标识制度来推动节能产品的发展是基本赞成的,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施顺畅等层面。”

  “当时我们开了无数次的会来讨论,到许多企业座谈听取意见,最终为了让能效标识制度尽快实施,我们决定采取企业自我检测、声明,授权机构备案核验的实施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存在着能效虚标的风险,但从总体来说,是将节能产品的管理交给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的自主性,从而尽快推动能效标识制度有效实施的好办法。”李爱仙表示,“这是中国在当时形势下,探索和实践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节能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是政府转变节能管理方式的有益实践。”

  与企业自我申明及备案办法迅速令企业接受相比,从管理办法发布到正式实施仅有半年时间,给当时的空调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2005年3月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时,正是空调行业2005冷年销售旺季备货的关键时期,渠道库存没有能效标识的问题迎面而来。李爱仙感慨称:“回想起来,当时确实在标识实施之初是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工作量巨大,问题也多,我们只有边实施边发现问题边完善制度。”

  此后,类似于给予空调企业约6个月的政策缓冲期、下发加强监管通知、备案方式由纸质逐步变为网上备案等相关规则的改变或添加,均是在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之后,逐步磨合实践而来。

  李爱仙表示,在当时幸好是政府主管部门坚定信心,认为有必要强力推进这项制度,协会和企业也克服困难,积极配合,否则制度实施的磨合期很难顺利地走过去。“现在挺理解企业的难处的,当时有些企业临时抽调人员,成立配合能效标识实施的相关部门,各种环节还不熟悉、流程复杂,节奏跟不上,甚至有的企业把纸质备案材料用车一趟趟地送过来。在制度实施的开始阶段,确实非常困难。”

  事实上,回顾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十年的历程可以发现,在2007年之前,纳入能效标识制度的产品很少,目前所纳入实施范围的大部分产品均在2007之后分批进入。李爱仙表示,以冰箱及空调这两个有能效标准为基础、市场相对成熟稳定的家电产品作为先锋,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前两年一直在磨合,这两年也为日后能效标识制度快速扩大范围打下了基础。

  磨合期的艰难,客观上促成了能效标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李爱仙总结称,能效标识制度框架和实施环节在磨合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产品备案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能效检测实验室备案管理制度,完善了网站,升级了数据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备案管理流程。此后,能效标识范围内的产品越来越多,能效标识制度也从覆盖范围、管理流程、推广手段、核验监督、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完善。

  成果与意义

  十年来,能效标识制度的累积成果十分显著。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我国自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截至目前,共有12批五大类33种产品纳入能效标识目录范围,备案企业数量为9000多家,备案产品型号61万多个,其中节能产品(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型号占比约为62%。

  保守估计,2005~2015年间中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已实现了家电领域近18亿台、照明领域上百亿支、办公领域超过2亿台、大型商用设备领域上千万台产品的销售。家用电器能效标识目标产品共计13种,是占比最高的产品领域,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目标产品。以家用电器为例,十年间其受影响产品的销量迅速增加,从2005年不足1亿台快速增长至2014年的近18亿台。

  李爱仙表示,十年的时间,能效标识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这个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初见成效。

  李爱仙分析称,从实施十年来的情况看,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是大力促进了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其二,促进了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为了实现更高的能效等级,有些甚至整个行业的节能技术都取得重大突破;其三,是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创新发展,促使企业进行结构性的研发升级;其四,是引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客观上改变了存在于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五,由于有了能效标识的量化指标,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电下乡等国家政策的出台有了直接的指导基础;其六,带动了中国检测行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大规模提升了检测实验室的水平,有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则迅速成长,整个中国的检测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一个十年

  用李爱仙的话说,能效标识制度的第一个十年,只能是初见成效。“能效标识制度,注定将是长久实施下去的强制规范,因此,过去的十年只是初步的体系建立,未来的许多年才是将它更加完善并健康发展的时期。”

  李爱仙表示,目前能效标识制度还存在着监管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大、实施机制仍有欠缺等问题。在未来长期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提高制度实施水平是重要的任务。“我认为能效标识管理范围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快速扩张,主要的工作将围绕标准升级、标识优化展开。比如很快将要公布的新的冰箱能效标准以及与此相关的换标工作。”

  据了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为能效标识制度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了概括,即强化基础研究,优化实施机制;加强能效标识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夯实技术支撑,推动政策实施;扩展实施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宣传推广,加强国际合作。

  李爱仙特意强调说,引入新的能效标识管理机制是重要的,比如现在正在某些企业进行的二维码试点。“未来二维码或将可以容纳比现有能效标识内容多得多的产品信息,而我们也将建设相关的配套系统,让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了解产品的更多信息。此外,能效领跑者制度的实施也将进一步促进现有能效标识制度的升级和改变。”

  面对能效标识制度漫长的未来,李爱仙表示,希望在包括政府机构、家电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企业、消费者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制度可以更加完善、健康地实施下去,为中国的节能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的消费者带去长久的福音。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