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改革的“三生三世”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格力的2018年年报显示,企业营收达到2000.24亿,同比增长33.33%,站到新的历史高点。
年报显示出格力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无论是家电主业还是智能装备等新领域,都取得了营收上的高速增长。同时,从年报中显示的数据来看,格力围绕“中国智造”所提出的产业布局正不断深入。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窗口前,格力的新动能承担着激活企业增长发动机的使命。格力新产业、新动能的比例不断提高,对于新经济的大布局、新动能的大投资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它将为格力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关注格力的年报,更要看到格力本身还在推动更为重大的变革。4月初,格力电器一则公告引发热议: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格力电器15%股权,让格力电器迈出了混改进程的关键一步。相关人士称,“本次控股权转让,有望让格力电器成为新时期国企混改的全新标杆。”
纵观格力电器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格力电器在制度、市场的变革史中有“三生三世”的前后“姻缘”。今天的格力电器,在变革面前,已经相当成熟稳重。
1994年,格力电器部分销售人员“集体哗变”,董明珠临危受命担任经营部部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销售改革,建立了区域销售体系,将格力电器的“命运”与销售捆绑在一起,救企业于市场危机。多年来,格力电器凭借在渠道上的领先模式快速实现市场下沉,实现营收、利润的双高峰。
2002年,珠海市政府对格力集团实施授权经营,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对集团内授权经营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层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实施品牌拓展、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战略,努力使格力集团成为大型国际化、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而格力电器作为其市场化、多元化探索的重要代表,自1996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就在企业现代化治理层面、投融资层面、规模化发展层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今,格力电器正迎来“三次创业”,此次股权转让背后所指向的,是上至珠海市政府、下到格力集团积极响应中央混改号召、为格力电器站上全新的战略发展平台、把握时代发展红利、进一步释放体制创新能量而推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格力电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扩展产业链,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关键契机。
可以预见的是,格力电器引入能够形成战略、业务协同,有助于建立创新领域领先优势的战略投资者,能够更好地放大国企改革乘数效应,从而为联动推进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薪酬分配差异化等相关改革打下良好基础,将加强改革的系统性。
格力电器处于市场充分竞争的产业领域中,面对的是国内外的各类竞争对手,更需要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混改”,格力电器将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推进董事会管理机制优化,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形成更强合力,加快建立对管理层、员工及股东的中长期激励举措,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的“化学反应”,确保按市场机制、市场规律高效运行、配置资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
格力电器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叫做“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以往,外界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格力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却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格力电器持续向上的生命力,正得益于连续多轮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的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市场改革。通过此次混改,格力电器有望开创更加现代化、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同时符合我国市场改革趋势的上市公司治理新局面,实现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企业“新生态圈”,成为全国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锋典范。
就此可以断言,在中国经济的重大变革和历史机遇上,格力的“命运”将被改写,进一步释放活力的格力电器乘驾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的高速运转,将在更多领域获得更多突破。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